Saturday, June 23, 2007

邏輯

你們這群港男~為什麼會怒插香港的女生~就是因為出於你們的自卑~因為慢慢發現女生的能力已遠遠超越你們這群港男~只會數別人那裡不好不好~那你有想想你自己嗎?你是十全十美嗎?以前的人都會說:好男不與女鬥!這句話你懂嗎?因為會跟女生過不去的~都不是好男!ok!!

----------------------------------------------------------------------

有趣有趣。本網開張以來第一次收到比較攻擊性的回應,十分有趣。我從不管制言論,看倌可以按《求饒》一文的回應來看看。「這群港男」云云,從何說起?嘿嘿,在這裡手執筆桿子,插得淋漓盡致的,不多不少,只有區區在下一人而已,大可衝著我而來,無任歡迎。

這位無名氏的回應本來水準欠奉,不過姑念是頭一遭,我特地放在版面以揚其威,同時找個機會跟大家說說邏輯學,也是一樂。我這個網,叫「怒插港女」,並非叫「怒插香港的女生」。我常說一個人讀書識字,應該用功,否則讀書識不了字,差之毫釐,謬之千里,遺害甚深。「港女」和「香港的女生」有何分別?請從第一篇《風釆》讀起,這種程度的問題,本不欲解釋,但藉此機會,曉以邏輯,想來在佛祖面前,亦是一功。以下所書,乃洋人之 Predicate Logic 也,悟者一笑,不悟為妙。

Hx : x 是香港的女生
Kx : x 是港女

本網所述乃是:
∃x(Hx→Kx)

而這位無名氏所理解卻是:
∀x(Hx→Kx)

一個符號的差別,有何玄機?本網看倌水準之高,當已明瞭。無名氏若還不懂,可找本 Colin Allen 和 Michael Hand 合著的《Logic Primer》一讀,MIT出品。其實也不一定讀洋書,中國悠悠數千年文化,對邏輯已有論述。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對港女是否香港的女生,早有明辯,千古流傳。

無名氏續道:「只會數別人那裡不好不好~那你有想想你自己嗎?你是十全十美嗎?」原來一個人,是要自身十全十美,才可以說別人不好,這個邏輯,區區孤陋寡聞,從未聽過。不過經深思之後,覺得委實不錯。數千年來,中國官場有種職業,叫禦史言官,專門用來數說皇帝不是,說到痛處,也是殺頭不得,麻煩之極。如果無名氏早生幾年,向當時的皇帝進言,運用其邏輯,明令若非十全十美者,皆不能罵皇帝。如此一來上至唐朝魏徵,下至明朝海瑞,通通都要封嘴,皇帝耳根清靜,實是美事一樁。說回現今社會,那些電台名嘴,專欄作家,長期橫行霸道,對政府政策說三道四,破壞和諧社會。如果無名氏邏輯成立,梁文道陶傑之流,既未十全十美,想來都需要封咪封筆,從此不能再罵政府,實是大有利於施政。更為可惜的是,無名氏邏輯並未於四年前發明﹗2003年七一大遊行,五十萬人上街,群情激憤,批評施政失誤,叫董特首下台。若果當時董特首能在政府總部外面,對著群眾大聲疾呼:「你們只會數人家那裡不好不好~那你們有想想你們自己嗎?你們是十全十美嗎?」五十萬人撫心自問,並未十全十美,實不應說董生不好。當即羞愧自慚,偃旗息鼓而去,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董生出此奇招,一場危機迎刃而解,日後又何需受腳痛下台之苦?可惜可惜。

Saturday, June 16, 2007

求饒

再過幾天,香港回歸十年了。回顧這一年,香港經濟變好,恆指二萬點,政府有數十億盈餘,似乎終於擺脫了十年浩劫。鑒往開來,以這幾年的所見所聞,我本著一個人的良知,忍不住要說幾句話,特別要向港女們,為男人有所請求。

不錯,我是說我要求饒。

中國社會,素來都喜歡宣揚婦女美德。幾千年來,我們一直流傳著孟姜女哭崩長城,祝英台殉情化蝶,楊門女將代夫出征這些故事。雖然未必屬實,但卻象徵著傳統社會對婦女的道德期望。今天的香港禮崩樂壞,這些民間故事的影子,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卻盡是一些港女故事。報章雜誌上,各大討論區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那些女人既要在男人身上獲得物質利益,亦要在心靈上征服男人,趾高氣揚,頤指氣使。

對那些看不起自己男友學歷低,薪水低,終日騎牛找馬的港女。我不能不向她們誠心誠意地求饒。香港回歸多年,男人生活苦不堪言,既要領杯水車薪的工資,又要讀飲鴆止渴的副學士,學業未成,先債台高築。而且沈痛些說,他們生活所以那麼艱苦,一大部份原因,就是因為有妳們這些港女在那裡鬼混的緣故。他們既要照顧妳們的各種費用,又要受妳們頤指氣使。妳們月事來了,心情不佳,他們也要作為妳們的出氣袋,默默承受。即使妳們去LKF夜浦至凌晨,他們亦要乘的士先送妳們回家才可以走。妳們不知感恩,還到處說他們沒出色,將來養不起妳,要找個好男人。他們為口奔馳,捱兩份工,又要抽空陪妳們,僅餘點點的空閒時間,想看看球賽,玩玩電腦,舒緩一下,竟也被妳們譏為沒品味,隱閉青年。現在香港經濟已有了轉機,在這個關頭,我不能不跪下向港女們說一句:妳們已經混夠了!過去的舊賬都可不算了,中國人有不究既往的雅量,妳們儘可以去嫁個有錢人,嫁個洋漢飛機師,只求妳們不要再混了,讓許多有血性的香港年輕人能重新振作,開展自己的新生活吧!我不得不向妳們乞求,請妳們饒了男人吧!

對於那些狂花男人錢的港女們,這幾年財也發夠了。是她們把鑽石和名牌的價格都抬得那麼高,男人已經吃夠了她們的苦。而她們窮奢極慾,揮金如土,只知一己享樂,早把一切感情都拋諸腦後。現在,我也要誠懇地乞求她們,時至今日,妳們應該罷手,請妳們饒了男人吧!男人既要付妳們的拍拖費,吃飯費,看電影費,唱K費,還要提供LV費,鑽石費,全都要無言承受。妳們在飯後偶爾付一次鈔,卻如皇恩浩蕩,經常宣之於口。其實香港是一個知識型經濟社會,人們多已不靠體力工作,而且女性入大學率早比男性為高,理論上賺錢能力應絕不亞於男人。此時此地,還要花男人錢,要男人供養生活,歸根究底,都是因為懶惰不想工作。妳們這樣昧著良心下去,男人固然受苦,妳們自己也不好過。試看鍾鎮濤,由千萬富翁變成赤貧,甚至破了產,那位花光了他錢的前妻也不見得幸福。榮華富貴,都如一場春夢!無論妳們櫃裡藏了多少個LV,身上帶了多少枚鑽石,過去的算了,財既發夠,趕快收手,請妳們饒了男人吧!

還有那些拖著一班裙下之臣,既不接受,亦不放手的港女們,我也得向她們求饒。妳們嘴裡還仁義道德,說甚麼不想傷害他們,不知怎樣拒絕,其實真正的原因,妳們自己心知肚明。無論是想享有被眾人追求的那種快感,還是想擁有一群隨傳隨到的觀音兵,在購物時能付鈔,挽袋,妳們已經混夠了。男人們被如此玩弄,實在淒苦。他們可能很愚昧,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死纏爛打可以奪得佳人芳心,但這並非任由妳們利用的藉口。「其實我也覺得你很好啊,只是現階段不想去想戀愛的事」,用這類說話,讓他們心中感受到曙光,吊著他們,實在可恥。若妳們的良知還未完全泯滅,看到他們那種燃起希望的愚蠢表情,應該要懺悔了!要麼接受他們,要麼清楚拒絕他們,天地良心,妳們做得到的,別再跟我裝蒜了。這些年來,利用裙下之臣來撈這種感情和物質的油水,妳們也撈夠了,難道天地間沒有正義,當真不用償還?懺悔的第一步,就先應自己克制無窮的貪慾。放手吧!饒了男人吧!

港女這個名詞,在英治時期,我從未聽過。究竟這是肥彭埋下的地雷,還是老董造成的過失,我無意深究。十年快過去了,展望未來,香港的前途算是有了一絲希望。但若不能除惡去穢,振作自新,男人之苦,還是不能消減。我一面期望我們的政商菁英能為香港開創新局面,同時也不得不誠懇地,向那些為男人百上加斤的港女們求饒。請妳們饒了男人吧。我才疏學淺,沒能力寫一篇字字鏗鏘,擲地有聲的文章,但以上所言,句句出自肺腑,誠摯之心,可昭日月,望諸君明鑒。

Friday, June 15, 2007

喜喜

前天,六月十二日,是Hei Hei Club收皮大吉的日子。

一眾Hei Hei常客「搵食」份子,頓時無家可歸,呼爹喊娘。慘如猶太人被趕離Promised Land,流落歐洲千年。一時間,手機短訊在「圍內人」之間狂轟濫炸,眾食客呼朋喚友,要齊來見證六月十二日晚的Last Night Party。

對於很多自命高質,聲稱以Hei Hei為家的洋港女來說,從此便少了個結識洋漢和ABC的好去處。就連在某個苦悶的夜晚,想找個飛機師來作深層次體液交流,也要另覓他處,思之不禁悵然若失。當然,即使無「家」可歸,她們亦絕不會去一海之隔的那些九龍夜場。在洋港女心目中,Clubbing絕對有階級之分,佐敦的F1,尖沙咀的Hot,甚至以前的Cyber8,都是她們眼中的Cheap場,是只有低質女人才去的地方,更遑論旺角太子那些已關門大吉的爛場123樓888金都之流。她們這些穿帶Prada,手挽Westwood,噴上Chanel香水,出入Harvey Nichols名店的高質女人,難道真要跟那些用西洋菜街貨色的女人同場競賽?何況那裡既不會結識到飛機師,又不會遇上LV亞太區經理,「那些旺角金毛,都是留給你們吧,本小姐不希罕」。而即使退一萬步,洋港女們寧願選擇去灣仔盧押道那些被菲律賓攻陷的夜場,也就是不會過海。維多利亞港,象徵了一條難以逾越的階級鴻溝,而且正在不斷加深。回歸十年,人們都說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愈來愈嚴重,英中與中中,大學生與副學士,富人與窮人,涇渭分明,階級趨於兩極。但又有多少細心人,從港女夜浦文化,看得到這個階級矛盾的一面。不過諷刺的是,這條階級鴻溝,只適用於港女。男性食客絕不勢利,因為選擇的角度畢竟不同,無論中環旺角,不問身家地位,盡皆大小通吃。而我的洋漢同事和朋友,俱說喜歡到九龍爛場夜浦,甚至到深圳淡水都好過在中環對著那群洋港女。(此事另文討論,按過不表。)

說回Hei Hei,我其實很奇怪那些洋港女為何會喜歡它。網主本人曾被誤傳喜歡去Hei Hei,當真是一大侮辱。一個蚊型的舞池,加上一個為了發財不顧客滿仍放人進場的老闆,十分令人討厭。一間好的Night Club,是需要有足夠的空間,客人要跳舞,而不是在互相踐踏。還有那個所謂會籍更是鬧劇,表面說是可以帶10個朋友進場,但事實上每次只放了兩三個進去。難得不少人仍對其趨之若鶩,即使會費由3千多元加至4千多元,始終不離不棄。其實我不喜歡Hei Hei,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需要喜歡它。當你讀過金庸和梁羽生,自不會對那些諸葛青雲,柳殘陽,臥龍生等有興趣。當你看過松本清張和夏樹靜子,自不會對那些西村京太郎,山村美紗等有胃口。當你去過Fabric,iT,Sinners In Heaven之後,你實在很難說服自己喜歡Hei Hei Club。

不過各位洋港女也不需要為Hei Hei收皮而傷心。我記得我年少時上學,每天都要經過亞皆老街的一間海味店。它每隔十天半月,就會「結業清貨大平賣」一次。13年來,從不間斷,換了招牌又是一條好漢。我敢擔保,三個月內Hei Hei一定會改名重開,否則我定必請客shooter三杯。重開之日,妳們又有「家」了,請繼續享用洋漢飛機師。Viva La Hei Hei﹗

Monday, June 11, 2007

見報



原來區區在下的文章被轉載了,而且還見了報,這也是有人告知才獲悉之事。(Click上圖可以看見放大版)

《蘋果》編輯的水準看來也有進步空間。那位「Chan Tai Man」既已在Blog中寫明是轉載,還把那篇文章當作是他手筆,似乎有欠謹慎。至於「建華八年」,乃年號而已,不要多心,將其解讀為董建華的錯,這個結論非常有趣。是你說的,可不是我說的。9年前我在《蘋果》任職時編輯水準並非如此,看來人手流失頗嚴重。不過幫忙翻譯了「搵好佬弔詭」這個名詞,甚合我胃口,值得嘉許。

而這位編輯哥哥仔幸好不是我的學生,因他顯然錯解了Paradox。他把這闡釋為「港女越是想找好歸宿,便越港女化,不能自拔」。不知是其程度如此,還是遷就讀者。其實大家讀畢原文,應該知道這並非我的原意。不能自拔,並非Paradox。所謂Paradox是指一件原以為合理之事,但深究後卻發覺當中一些邏輯是不能並存的,其歷史可遠溯至古希臘,而近代則以羅素在1903年出版的書《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中所述最為有名。這經典Paradox可簡化為以下一個問題:「Does the set of all those sets that do not contain themselves contain itself?」,它直接引起了數學第三次危機(Fondation Crisis)。而李天命在他的91年出版的《思考藝術》中,亦以羅素的Paradox為基礎,提出了大意為「全能的上帝能否造出自己搬不起的石頭?」這個問題,引起廣泛討論。我前文所述,是說一港女在追求Better Guy的過程中所產生的Paradox,指出其邏輯矛盾之處。所謂「越港女化」,並非要旨。傳媒水準至斯,令人喟然。

Thursday, June 07, 2007

麥記

由於早前離港一段日子,回來後亦大病一場,所以久未更新,謹此致歉。上文提到香港男人是港女現象最大的養分,很多人未必同意。你說你從沒有以上種種討好女人的行徑?但你身旁的人總有做過。集體作業,集體受報,此乃佛家所謂之「共業」也。即使沒有參與,苦果也要共同承受。今天想說的是另一個有趣現象。

很多時罵港女罵得最凶的,並非一些港女現象的受害者。你可能會見過一些男人,他只有一份屈臣氏跟車或者街頭歡貧Sales之類的職業,月入數千元。他經常被自己的港女女友看不起,說他賺錢不多沒學識才幹,只懂打機看球賽出入馬會。「你這樣下去,將來怎養得起我?」是她的口頭蟬,而人家Emily的男友實是好多了則是她不甚浪漫的提醒。當女友擺脫Better Guy’s Paradox,當真拋棄他而跟了個前文James類型時,這些港女受害者未必會有過多的控訴。雖有切膚之痛,但自身不足的無奈感會比憤慨來得深刻。在網上討論版大肆聲討這些故事的,通常是那些看不過眼的朋友或路人,並非受害者本身。

然而以我以偏概全的觀察所得,最喜歡對港女口誅筆伐的卻是一群港女現象的受益者。那些在老美Ivy League畢業回流,那些年輕的律師,Designer,Banker,工程師和大學講師,在女多男少娶妻北移的今天,本應就是港女這個市場的Conqueror。但這群受益者卻毫不對港女現象感恩,他們周未在中環某Club聚首一堂時,常會對港女品味低俗沒文化沒常識勢利銅臭向男人要錢扮上菜等等特質極盡揶揄和嘲諷。當然,笑罵的同時,身邊的港女交替卻「貨如輪轉」,他們又豈會不知自身優勢所在。這個文化現象其實非常弔詭,我敢說這班人骨子裡畢竟還是喜歡港女的,此事不禁令人想起漢堡包。

麥當勞可能是人類自有文明以來被罵得最凶的一家餐廳。撰文,著書,拍電影,畫漫畫,示威,群眾運動,多年來人們一直想盡一切辦法去攻擊它,抵制它。學者醫生說它的食物損害健康,勞工組織說它工資太低剝削工人,文化人說它全球化經營破壞小型餐廳的生存空間,令本土特色的飲食文化消失。面對無數攻勢,麥當勞卻長久屹立不倒,而且不斷壯大,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餐廳,亦是全球馬鈴薯,豬肉和牛肉的最大買家。罵歸罵,人們還是需要它,不是因為它好,而是因為它價錢便宜而且方便快捷。

畢竟十萬元一席的福臨門鮑魚宴並非經常能夠吃到,而漢堡包和薯條卻是十元八塊的事。你一邊罵,一邊吃,樂也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