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好些日子沒談男女矛盾問題。 各位好。
談關於香港的男女矛盾話題已有一段時日,說長不長,總有近半年了,我在這題材上也有一連串文章。
相信在下是談香港男女問題較遲的人,從 2007 年中開始,從香港女性的自我價值、時代女性角色、本地女性在 [ 港女 ] 問題上遇到的被標纖化,但事實上不少女性又存在那些特質。香港男性在港男港女互相辱罵當中,也不見得獨善其身,唯一得著的,可能是香港回歸後,國內女性與香港通婚之優勢,本港男士總可較容易娶得妻子,但中港婚姻也因種種社會因素,而產生更複雜的家庭問題,沒完沒了。
特區政府在營造香港貧富懸殊不遺餘力,除以推土式的建立新地標;大財團地產商現在只喜歡建設高價豪宅,即使不屬名貴地皮,也包裝成看似高級樓盤,市民要安居樂業,談何容易。
隨著世代矛盾,可能是繼港男港女問題,後起而更嚴重的社會扭曲現象。現代青少年在不切實際的歪曲教育制度下,心智普遍得不到健康發展,現在求學真是求分數,少一點才智都不行。家長在這個異常的教育改革洪流中,有明智的,也有欠缺智慧的。具長遠目光的家長,可能會讓兒童享有較多自由發揮空間,得到愉快童年;但願意在競爭巨輪上角逐的,便琴棋書畫補習拔尖忙個不易樂乎。父母期望自己成為尖子星級家長,認為家中小秀才,日後必成大器,更可擔當未來社會棟樑之餘,也為自己晚年買上了保障,畢竟生活在香港,真的少一點錢都不成。
男女矛盾和世代爭拗,甚至現代學童心智問題,看上去應該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在千一個完整社會,在人的共處環境下,很多看似不相關的事,每每形成千絲萬縷的微妙關系。 學童就是我們都市男女的婚姻結晶,成人世界是否得以和諧,是構成健康家庭的重要原素。 至於世代不和,也就是社會上各階層、甚至在自己家中,一家有數代人共處的互動關系,以上各種矛盾,也滲入了我們社會的組成。
在此問一個問題: 香港男女矛盾是否已完結了? 或已得到改善?
這個問題,我是想問問讀者,我心裡也有自己答案。 在下認為香港男女矛盾問題,現在是改善了,但步伐並不算快,並且在社會上仍看到許多阻滯。何解?
如果不以互相辱罵的角度看,相信有看在下文章的讀者,也明白我是嘗試以社會層面去探索這個話題。[ 港女 ] 是由社會項多元扭曲因素而衍生的副產物,從利益角度出發,港女,很大程度上,是現在香港的重要原動力。我所指的原動力,是包括人力資源、甚至是消費商業利益方面的。大家也許明白,香港現在是以消費文化為主導,當中以高價消費品、以女性市場為對象的商品銷售利潤最為可觀。男性消費品不是沒利可圖,但問題是男性購物模式和女性有頗大分別,男性在購物方面,自主性較強,即是沒用的多會不買,並且少有大破慳囊購買美容用品;更不用說那些美白瘦身及整容了。
上述的各項女性市場商品,利潤是非常可觀,而更重要的是,在銷售過程中,可能並不須要大量引證、科學理據甚或努力推銷,便可獲得良好銷路。看看市面上的各種美容品,從模特兒、明星代言人的廣告照,至廣告公司的電腦圖像處理,一幅幅的美麗海報,很高效率地,在香港女性心目中,多數會深信不疑,只要不用太擔心家計,便會毫不考慮的付錢了。
我不會強行評論這種一廂情願的消費方式是否正確,因為正確與否已不重要,總之有顧客願意買下,肯付錢,在自由商業社會上,便是正確。
香港女性的群體特質,也為這些五花百門的女性消費事業錦上添花。如果有專業人士指出某些商品名不符實,香港女性普遍不中聽。不過,若是由一些由特定形象塑造出來的時代女性代言人、或所謂 Girls’ Talk 、或是有超凡說話技巧的女推銷員、甚至簡單至女性圈中的姊妹團等,一句說話勝過百般科學舉證。某程度上,香港女性是美容、時裝及美體消費品的重要或唯一的利潤來源。女性朋輩圈的言論動力,會交叉形成信念,並把這套信念向其他女性伸延,力量是很大的。
但女性消費市道,總不希望客人光顧一次不回頭。要長期獲利,也要令消費者存在持久動力才可,很多商品試過了,但效用未如人意,總會對信念存疑。
從這短短數年間,由排毒、美白、進階深層美白;瘦身、豐胸、也有分強力豐胸及推至 [ 以乳溝來判定豐胸成功指數 ] ;各種較豐胸便宜的 [ Multi Metal Magic Bra - 3 D Design ] 乳罩; 各類不同層次的美白骨膠源;甚至似是而非的各類紅酒素、植物精華等等,數之不盡。 這些高級專業消費品,價錢不菲,而負責生產和推廣的企業,涉及寬闊的利益關系,只要銷量下降,會牽動很多其他相關行業不景。
要保持強大的女性消費市場,培植 [ 港女 ] 相信是唯一有效並且可行性較高的方法。
[ 港女 ] 問題,在近半年間,即 2007 年下半年開始,是有明顯改善。 改善包括有兩方面,一是 [ 港女 ] 現象已轉淡;或可稱為轉為較低調, [ 港女 ] 現象在市面上變得不明顯。 其二是有些之前為 [ 港女 ] 格調的女性,因年齡和反對聲音影響,可能真的經過深思,認為成為 [ 港女 ] 並非有助自己事業和聲譽的愚笨行為,於是決定改變自己,而且也在改變後得到實際快樂,不如放棄這些懷德性了。
其實據我個人理解,從在下的談港女文章所見,理論上,談港女,應該是以男性讀者附和居多,這邏輯再正常不過。但奇怪的是,連我作為文章作者也有點意外,就是文章絕大多數由女性讀者佔最大比數。我曾自己對自己的文章進行思索,得出結論,相信是我談港女,不是以俗稱 [ 數臭、辱罵 ] 出發,而是嘗試以從民生、生活倫理、及解讀作為 [ 港女 ] 對女性自身構成不良後果為大前題,指出港女現象和男女矛盾的互動關系,在鬥爭中,男女都是輸家。即使成為港女,女性自我價值也扭曲了;男性也活在痛苦之中,本港男士娶國內女子,也不見得就能安享太平。畢竟中港婚姻已證明並非最佳擇偶途徑,看看現時的家庭問題,兩地文化差異,和國內女子可能也會對香港存在錯誤期待,港女難有如意郎君,但男士也要面對新的家庭問題。
從在下文章的回應,我理解到很多本港有獨立思維和見識的時代女士,都非常願意和我進行交流,在討論過程中,我感謝她們表白了有智慧的見解,也讓我更完善地掌握香港女性在男女矛盾所遇到的折騰。原來,我幾乎可以肯定,不少女性其實不是 [ 港女 ] ,並對 [ 港女 ] 的行為形態十分反感,但奈何作為香港女性一份子,有 [ 港女 ] ,便容易受拖累,明明自己不屬其中,但也不好意思公然地斥責港女行為。
男女矛盾,我曾不止一次說過,不是單純男女間的爭議,而是在社會塑造時代女性之同時,女性在工作上雖然機會增多了,學歷也比以前好了,但時代新女性在職場上的苦力拼搏,她們美其名跑在社會尖端,但過長工時,也令她們犧牲了更多的人生歡樂。歡樂定義很廣,包括自由空間、尋覓愛侶、休息、甚至和家人歡聚天倫的機會,時代女性不是說做就是的。
在近期本來欣喜見到 [ 港女 ] 問題逐漸退卻,但我發覺,市面上的媒體,當中包括一些已沉寂的廉價潮童、什麼新潮新女性作家、報章雜誌為呼喚港女市場而設的專欄、及一些以女性為基礎的消費企業,都似乎想再喚起 [ 港女 ] 新思潮。上文說過,[ 港女 ] 是可以為那些既得利益者帶來源源不絕的利潤,豈能放過這塊手到拿來的寶藏?
[ 港女 ] 問題,相信是不會完全消失的,也不見得會有必要消失,當這現象轉淡時,又會有新一輪的鼓吹,現在的情況,是有理由相信再喚醒 [ 港女 ] 的方式,是比以前來得更高明,更有步驟,更深層,與及由更專業的人士來進行薰陶,既得利益者總希望社會上新生港女不絕,沒有港女,也失去了生存市場,這是一種共生關系。
這種連鎖效應,已在香港形成了一迷牆,需要不斷有人走進去。
陳大文 作品
http://hkgal-today.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