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7, 2009

三奶

「原來三奶咁樣架,咦,我咁嘅質素應可當上正印卓卓有餘啦。」一班中女議論紛紛。

肯為對方生番一兒半女便可有月入八萬的收入兼唔洗做,大行過其闊太的生活,起呢個海嘯下,未嘗不是一個另類「出路」,橫掂成個市場正充斥著大顆兒已熟透嘅中女,並正尋找著「適合配種人選」,加上其「副計」正處於隨時候命狀態,只不過時不遇我也,在女多男小的局面下,除左玩搶人地野之外,也可以扮不屑而「獨守空房」,說白了,實為無人要之選罷。

友人咬牙切齒道:「過左四十還未有娶的男人一定有問題。」其實,直又好,孿又好,大把條件慢慢玩又好,這些一枝花,只會朝著更年輕的少艾進發,萬一一個唔覺意撞到個抱有一顆「恨嫁恨生仔」的中女的話,分分鐘攪出人命番唔到轉頭,為時已晚,然後再玩離婚,累人累己,又何苦呢。

奉勸各中男又好,熟男又好,除非你花得起八萬再八萬,否則,請刀下留人,且放過這班既純情又純愛,兼且手執一顆既趕嫁又趕生仔的心的港女,皆因她們適逢期遇,遇上了百年一遇的「分庄唔暈的市場」罷了。

三奶又好,四奶又好,除左要有一副靚樣索計之外,要吸引到背後的 X 君捨得響其身上大灑金錢之外,還得要有一手氹仔的秘技,並心機算盡,就算無,不打緊,只要當你遇上了幾個大時大節,如:聖誕、情人節等節日,好快便變成一個深宵怨婦,時而世易,得希望盡人事,為自己爭取已瓜分三分一或四分一以外更多的寵幸,好快便成為一個稱職的三奶或四奶了。

如果你可以放下愛情的尊嚴,同別人瓜分一個並不完全屬於你的愛人,加上你可以接受這個愛的方程式的話,你便能稱職地當上三奶了:

1 x 1/2 x 1/3 = 1/6

註:
1 = 大婆應得的愛
1/2 = 從大婆手指縫中溜走多餘的愛,給二奶誰手所得
1/3 = 三奶以為自己可以瓜分男人的三分之一的愛,卻因自己漏招,錯誤地計少箇中的分差
1/6 = 響大婆加二奶擰乾炸淨所得的剩餘物資

不過,小妹始終覺得,響呢個海嘯下,就算半價促銷(即四萬),都可以做到成行成市的,諗諗呢個另類「出路」罷,哈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ocIxsfpgp4&feature=related

Sunday, March 15, 2009

樂 天



前星期即 2009 年 3 月 8 日,電視台新聞專輯節目《星期日檔案》在三八婦女節當日,以『港男‧講女』為題,在『港女』問題自 2002 年興起至今天近七年後,來一個大翻炒,在今時今日再重提『港女』,我個人而言,對這輯專題相當有保留。


該集節目其中一個大問題,是似乎把『港女』問題集中在『都是男人指謫女人』的大前題上,一堆男人說港女怎樣怎樣,然後又一堆好像很『時代女性』的女人又大談『男人如何令她們失望』。


問題是,現在有不少女性已醒覺『港女』現象的種種弊端,但節目並沒有讓一些頂不順『港女』的『非港女』女士表達觀點,而是很保險地說:『其實「港女」沒有一套標準... 有人認為乜乜乜才是港女』,這就會變成每個女人都可以被指為『港女』,把事情弄得模糊。


該 節目在橋段的安排方面是不俗,保持一貫的水準,但所談的所謂『資料』,我一邊看不斷感到奇怪,當中說的,已經是近四年前的事,例如『港男港女幾多宗罪』、 『反港女聯盟活動』;較近年的也事隔兩年,包括『港女聖經』一書、『張慧慈《愛的承諾》文章引起非議』、連林子聰的描寫港女電影《得閒飲茶》也重提。


我 不明白,『港女』問題演變至今天,已不是男女互鬥、你數臭我我罵爆妳的時代,隨著香港回歸十一年多,『港女』問題也不斷演變,如果電視台害怕『港女』話題 容易惹來『女性團體』群起圍攻,退而求其次翻炒舊話,不如放棄這個題目,以免用一個很高公信力的新聞節目,來『回帶』一些已過去不復存在的事。有些觀眾看 了,還以為今天的『港男港女』問題仍停留在『男女大鬥法』的階段,如是這樣,基本上可以用『死得!』來形容。


但該輯也有一可取之處,就是強調『港女不是指所有女性,而是有某些行為特質的女性』,我認為全個節目唯一有價值的,只有這句話。


其 實到今天,我已很少花時間寫關於『港男港女』話題文章,有詳細閱覽本部落的讀者都應該知道,我從不會用互罵方式去談這話題。在文章中,我是採用社會角度去 嘗試探討『港男港女』現象,並且我是稱之為『香港男女矛盾』,因為真是一種男女兩性間的矛盾,而且只在香港這地方發生,環顧其他地區,也未曾見過竟然會有 男女互相抗爭,更奇怪的是,港男港女又竟然好像很『享受』這個爭鬥,究竟是香港人性格特殊,還是潛伏在中國人骨子裡的 DNA 有異? 我不知道,只是感到極度奇怪而已。


『港女』會消失嗎?


相信不會有很多人對以上問題感興趣:『港女會消失嗎?』。


不會的。


『港女』在可見的十年,應該是不會消失,但會相對減少,但我個人幾乎肯定是不會消失。因為我看不到有任何社會條件會令香港沒有了『港女』。


何解?


『港 女』很大程度上,在香港現時的經濟體系下,是極具價值的一大群人,並且要不斷增多,多一點『港女』,很多行業才可生存。現在的香港消費模式,女性消費佔大 比數,不論是名牌衣飾、化妝品,化妝品周邊行業例如化妝品代理、批發、催銷員、甚至舖位等等,只要地點適合,女性消費品通常生意不俗,名貴貨有高級女士付 鈔,平價品也有強大平民女性樂於購買,長賣長有,長買多買,一定有得做,除非閣下促銷手法奇劣或有心哄騙,則不在此討論。


如果『港女』少了,或不斷有女性醒悟逃離『港女』之列,女性消費品商界也會用盡任何方法來『明示或暗示』女人投向某些行為模式,現在絕大部份的女性消費品,其推廣手法必定包含灌輸三種潛意識:


1. 女人必須要不斷地變得更靚,靚了還要再靚,沒有底線。

2. 男人不是好東西,女人必須對自己好一點,無須著緊結婚生子。

3. 享受消費是時代女性成功象徵,有品味和愛惜自己的女人才會樂於消費。


以上三大原素,對於從事廣告業人士來說,應該會深深明白,可能細節會和我的見解有些少分別,但大方向都是這樣的。這三點都是很簡直很直接的市場策略,商品總要多點人買,多買多賺,長做長有,是簡單不過的營運概念。對嗎?


上 述第二點指女人無須著緊結婚生孩子,是推銷女性消費品一個很重要原素,女人結了婚有了孩子,夫妻間兩人會把經濟資源集中在養子育女,而結了婚的男女,性格 通常變得成熟。由於大部份市民都未必是富有人家,於是花錢方面在婚後會變得較審慎,簡單來說,就是『唔係話買就買,諗諗先』,在這個『諗諗先』的過程裡, 消費品的銷路會受影響,而且『諗諗先』當中,用家會發覺很多『神奇商品』可能只是故作吹噓,可信性受質疑,最後不買,不買就少了生意。


我 以前已寫過『港女』和勞工市場的關系,不少企業老闆都不想旗下太多女同事成家立室,已婚女性尤其有兒女的,總想下班後回家相夫教子,就算見多丈夫幾面也是 好的,這麼一來,老闆就較難要求員工不停加班,或薪水要高一點來避免員工流失。由於現在很多企業都有大比數的女性員工,在商言商,當然『多一事不如少一 事』,最好女同事個個單身,賺取中等入息,無家庭負擔。在『港女』立場,『有得 OT 表示我還有價值』,如是者,惡性循環,時代女性日日加班,根本沒很多時間結識男子,又要在女多男少的職場上和同性角逐,生活壓力巨大,賺來的錢,正合女性 消費品市場。


不知看倌有否留意,市面上的纖體修身服務,講來講去都是『瘦、瘦、瘦』,但從來沒有『夠瘦』的標準?


因為所謂纖體服務,都是一項商品,商品當然要不斷促銷,妳是肥,叫妳纖體是正常,妳標準身型,也會說妳『未夠完美,再纖纖吧』,如果妳已經是瘦人,一樣會向妳說『防止妳突然變肥嘛』,希望妳不停光顧,妳的唯一價值,就是『請過去登記俾錢購買服務』。


樂天一點,何必死唔斷氣?


我 已經沒有很多話題和興趣再苦口婆心 ( 或只是我一廂情願? ) 去寫文章 ( 死唔斷氣 ) 地談『港女』。香港地,何必要苦口婆心? 從另一角度看,苦口婆心可以被視為『阻頭阻勢』,在回歸後十一年的今天,港男的自作聰明,也造就了港女的不可一世,就吃吃花生當看戲算罷。


況 且,在今天已經不是『老伯伯返大陸聚鄉下妹』的年代,上國內娶妻和交女友的香港男士,各階層都有,高等男人自有高尚教育的國內淑女;平民男士也有國內城市 女孩,大家都開開心心,盡享男歡女愛,還結婚生小寶寶。我們這個醬缸小香港,無可能個個男人是才俊,也不可能個個女人嫁入名門,『港女』一詞,隨著不斷增 長的中港婚姻,已漸漸變成笑話,為何還要聲嘶力竭批評『港女』?